中国无尘棉签产业是怎样炼成?

2022-08-31106

从医疗棉签的来源来看,中国市场的棉签主要来自国内企业。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官网备案的信息,国产医疗器械信息中与棉签相关的记录有1082条,而进口医疗器械注册备案相关的记录只有8条。

医用棉签主要来自国内生产的原因有很多。从医用敷料行业的整体变化分析,主要有以下两点。

首先,规模化生产让中国企业收获了丰厚的利润。从棉签的生产工艺可以看出,这类传统伤口护理产品的制造技术已经非常成熟,行业门槛相对较低,技术含量相对有限,因此利润空间并不大。在这种情况下,只有扩大生产规模,才能增加企业的收入。得益于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,厂商很难大规模扩大生产,从而形成区域优势。虽然国内工厂起步比欧美晚,但国内广阔的市场和完整的产业链,让中国企业成功搭上了高速列车,未来发展空间很大。

其次,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得中国等亚洲发展中能够承接发达的产业转移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,发达的劳动力成本一直在增加。“棉签”等劳动力需求量大、技术含量低的传统伤口护理产品逐渐被大型跨国企业转移,大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、东南亚、南美等地的发展中。当地企业通过贴牌生产。统计显示,2015年欧洲医用敷料产能外包已经达到90%,美国约为60%。

此外,棉签生产受原材料价格影响较大,棉花作为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可占棉签生产总成本的50%以上。棉花价格容易受到播种面积、自然产量、库存周期、产区农产品价格政策、消费者需求国际贸易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。棉价大幅波动会给棉签制造业带来不利影响。所以中国的医疗棉签行业需要升级。

一份深度医学研究报告显示,全球医用敷料市场正在逐年增长,新型敷料占比逐渐超过60%。可以预见,未来医用敷料行业的重心将向新型敷料转移。在发达生产的棉签医用敷料中,新型敷料占比很高。然而,传统的医用敷料仍然主要在中国生产。因此,我国棉签产业也应顺应产品升级的趋势,探索开发多功能或新材料的高端棉签,提升棉签的附加值优势。